在能源转型和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成为了电力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安徽电科院”)在储能电站直流侧保护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并示范应用了固态式直流断路器,为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徽电科院针对储能电池系统存在的故障发展快、短路电流峰值高等问题,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深入调研安徽电网侧储能发展态势及需求。通过与黄山供电公司及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团队的紧密合作,采用产学研用联合开发模式,成功研制出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
该固态式直流断路器集成了电力电子开关支路、能量吸收支路及二次控制保护系统,具备快速故障识别、智能灵活保护和机械断口隔离等多重功能。其开断速度快、保护方式灵活、智能化程度高,且支持长期免维护,为储能系统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故障保护。
当储能电池组面临热失控等风险时,该固态式直流断路器能够迅速响应,实现毫秒级截流,有效抑制系统故障的发展。同时,该断路器还支持多种保护模式,如过流、短路和过温保护等,可根据具体应用工况进行灵活设置,确保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次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成功研发与示范应用,不仅提升了储能电站的安全性,降低了故障及起火风险,还改善了电能质量,为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徽电科院的这一技术创新,不仅彰显了其在电力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推动新能源和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随着新能源并网的进一步加速和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式直流断路器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