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闸机通道宽度对通行效率、安全性及舒适度均有直接影响,具体如下:
1、通行效率
过窄的弊端:
宽度不足(如三辊闸500mm)会导致通行速度下降,高峰期易拥堵(如地铁站早高峰排队增长30%)。
翼闸虽通行快(0.5秒/人),但通道宽度(550-990mm)有限,携带大件行李时仍需减速。
合理宽度提升效率:
摆闸宽度可达1500mm,允许携带行李箱或婴儿车快速通过(如机场安检口通行速度提高40%)。
交通枢纽采用宽通道(900mm以上)可使单位时间通行人数增加50-80%。
2、安全性
狭窄通道(<600mm)易引发挤压事故,如上海地铁曾发生乘客背包被夹导致紧急制动事件。
平移闸因拦阻体面积大,可减少非法跨越(如翻越率降低90%),但宽度不足可能阻碍紧急疏散(如火灾时疏散时间延长25%)。
3、场景适配性
交通枢纽:机场采用1000-1200mm宽闸机适配行李车,火车站摆闸宽度多设为800mm以上以容纳拉杆箱。
商业场所:写字楼闸机宽度通常为600-750mm,平衡安全与效率,而商场入口可能压缩至550mm以控制人流。
特殊需求:无障碍通道需≥900mm,供轮椅通过(如北京地铁部分站点改造后残障人士通行时间缩短70%)。
4、成本与维护
三辊闸宽度虽小但成本低,适合预算有限的公交站;摆闸定制宽通道成本可能翻倍。
超宽闸机(如1200mm)传感器维护频率比标准闸机高30%,因需覆盖更大监测范围。
总结而言,通道宽度需综合人流量(如地铁早高峰每小时2万人次需多设宽闸机)、携带物品情况(机场行李尺寸标准)及安全规范(消防通道≥900mm)等因素选择,宽度通常为场景需求与成本效益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