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利剑到攻击11,中国隐身无人机已服役,可上航母和两栖攻击舰
2019-10-03 07:45来源:铁翼苍穹
原标题:从利剑到攻击11,中国隐身无人机已服役,可上航母和两栖攻击舰
2013年11月21日,我国成功首飞了一种名为“利剑”的隐身无人机,其类似美军x47b的飞翼造型可谓是惊鸿一瞥,甚至被称为“小b2”。然而“利剑”在惊艳亮相之后,突然神秘消失近6年,直到10月1日的分列式上再次高调公开,不过此时,它已经改名为“攻击11”。相比之前牙牙学语的“利剑”,“攻击11”在各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参军服役。
利剑无人机已经服役
利剑已改名攻击11
从画面上看,“攻击11”相比“利剑”最大的变化,就是尾部喷口的修型。6年前亮相的“利剑”,由于还处于验证机状态,所以尾部的rd93发动机喷口并未进行任何隐形处理,和今天的俄罗斯“猎人”b无人机较为相似。而“攻击11”则对尾部进行了彻底的隐身处理,二元喷口虽不具备矢量推力能力,但可以大幅抑制雷达和红外辐射信号,提高无人机的突防能力,毕竟这类亚音速无人机在战场生存的最大保障,就是隐身。
利剑尾喷口已经进行了隐身处理
首飞时的利剑
除此之外,“攻击11”的前起落架采用了双前轮设计,这被认为是一种适合在航母上起降的结构。实际上,2013年“利剑”刚刚面世的时候,外界就传言它是一种类似x47b的舰载无人机。而军博公开展出的电磁弹射航母模型上,早就布置了数架疑似是“利剑”的无人机,机翼能够折叠,尾喷口与现在的“攻击11”一模一样。
军博航母模型上的利剑
尾喷口与攻击11十分类似
当然,今天的“攻击11”除了可以布置在航母上之外,也可以搭载在075两栖攻击舰上。我国两栖攻击舰起步较晚,但是起点较高,正好赶上了世界无人机发展的大潮,而我国又是无人机大国,多款军民用产品行销全世界,所以075不必拘泥于美军两栖攻击舰的使用模式,可以创新地与“攻击11”、“攻击2”等无人机结合,配合已经成熟的电磁弹射技术,打造独树一帜的无人机母舰。
网友绘制的无人机母舰
而实际上,除了攻击11之外,目前在我国至少还有10种飞翼隐身无人机正在发展当中,包括轰20、天鹰、星影等,可谓是真正将高科技变成了“大白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航天集团的彩虹7。彩虹7采用双三角翼设计,尾喷口也进行了隐身设计,相比攻击11来说,它的体型更大,飞行速度更快。当然,从目前攻击11已经服役的情况来看,彩虹7可能主要面对国际市场,立足于提升中国无人机的品牌效应,但是也不排除未来装备国内的可能性。预计今年下半年彩虹7就会实现首飞。
彩虹7无人机比利剑更大
从“利剑”到“攻击11”,我国隐身无人机用6年的时间走过了稚气的童年,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而实现成功蜕变之后,还有航母、两栖攻击舰和国际市场等更大的舞台,等待它们去播种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