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锂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33)对国家(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提交的提案《establishment of a new wg》进行委员会内部投票,高票通过了第七号书面决议。决议通过了行业头部企业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锂含量(iso/np24991)国际标准,同时批准任命由sac推荐的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帅副教授作为iso/tc333/wg8工作组召集人,牵头负责该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是我校首次以工作组召集人身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标志着我校在盐湖锂资源领域的科研工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正式成为该领域国际标准制定的领头羊,对推动我校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一年,顾帅还参与了iso/tc333/wg3 iso10662和iso12386两项国际标准的制定。iso/tc333于2020年正式宣布成立并落地中国,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组建的秘书处负责iso/tc333的日常工作。
锂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中国拥有锂资源开发、锂盐加工、锂电材料生产、锂电池生产以及锂产品循环利用等完备的产业链,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销国,锂资源需求量极大,2019年基础锂盐产量约占全球的68%,消费量占全球的58%,进出口贸易额约200亿人民币,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精矿进口国。该国际标准的提出为规范锂矿石中氧化锂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权威标准,在推进锂国际标准建立健全的同时,为中国企业参与国外大型锂矿交易和进口锂精矿中锂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依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