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是全国汽车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之一,多年来,浙江平湖凭借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如今,平湖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共拥有生产企业310家,包括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8家。十年来,在小镇汽车产业的发展路上,税务部门以“硬”举措搭配“软”服务,助力产业轻装前行。
政策加持,产业配套初具规模
五金、服装产业一直以来是平湖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周边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平湖原有的小五金和纺织服装产业纷纷向汽车产业靠拢,着手生产汽车配套附件产品,供货给上海等地的汽车企业。借助“左邻右舍”的广阔市场,平湖汽车产业“从无到有”,集聚效应吸引了一大波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小镇。
在日本电产东测(浙江)有限公司的第三工厂,全自动或半自动的组装线上正忙碌着组装工作,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是全球首创的“三合一”高性能电机,装车量达全国第三。投产至今,东测第三工厂已布局7条加工线、2条组装线。“扩建阶段,投入多产出少,企业面对的最大压力就是资金。多年来,税务部门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企业办税人员李娜表示。
同样享受到税惠红利的还有德西福格汽车配件(平湖)有限公司,作为平湖有名的德资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其总部锻造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公司为宝马、大众等公司提供底盘、发动和传动系统,产品远销海内外多个国家。“疫情以来,公司充分享受税务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出的社保费减免及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振了应对疫情的底气。尤其是今年的留抵退税款为我们减轻了负担,缓解了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公司总经理李劲宏如是说。
税惠科创,产业链条稳进提质
近年来,平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通过“以整带零”,创新驱动,不断延伸汽车产业链条,更是吸引了锋源氢能、聚速电子等“独角兽”企业。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平湖一家研发、生产氢能燃料电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多家一线汽车品牌公司和氢燃料动力系统集成商提供氢燃料电池电堆批量供货,产品性能比肩国外一线车企。针对锋源氢能研发项目多、投入大的特点,平湖市税务局“税小二”智库团队持续跟踪企业发展,实地了解研发生产情况,为其宣传辅导最新政策。“我们公司目前已完成近百项自主研发核心专利的申请,2021年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之后,我们享受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983万元。”企业财务人员沈惠芳说,“税务部门优质的服务激励了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
同样致力于研发的,还有日本电产增成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企业近800平米的研发中心,拥有着30多位科研人员。其自主研发的铁芯熔接设备用于汽车eps马达生产,极高的自动化程度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从2009年落户平湖到如今,与我们的“智造”成果一起迭代更新的,还有税务部门政策和服务。去年我们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38万元,由于企业生产周期时间较长,这笔资金大大盘活了我们的现金流。”企业财务负责人周勤表示。在研发原动力的支撑下,增成的关键技术领先国际水平,这也给企业带来了井喷式的经济效益增长,2022年度预计实现3.3亿元的销售收入。
服务加码,产业协同蝶变跃升
2022年,平湖长城汽车成功入选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长城汽车平湖整车项目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专业的辅导和贴心的服务。”公司财务总监赵青萱有感而发。一直以来,为服务项目落地,助力实现“整车梦”,平湖市税务局由主要负责人担任重大投资项目税务服务专员,选派业务骨干担任网格员,通过定期开展政策辅导、定时梳理答疑解惑、定向发送风险提醒等一揽子暖心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全景式税务套餐,精准滴灌长城汽车平湖整车项目快速成长。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平湖分公司一度面临汽车零部件紧缺的难题。平湖市税务局与当地经信等部门成立了汽车产业链联盟,第一时间了解公司需求,帮助长城公司平湖分公司尽快恢复生产。在政企通力合作下,公司冲破疫情带来的阻碍,快速恢复生产。
“为助力汽车产业‘整零’协同发展,我们探索采用‘税务搭台、企业唱戏’的服务方式,面向汽车产业企业不定期开展税企座谈会,持续税费辅导,分享涉税经验,以税为媒促进同行业企业交流产品类型,为打造‘龙头+配套’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提供税务智慧和税务方案。”平湖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如今,随着长城、欧拓、科世科、蒂森克虏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平湖,在“税引擎”的助力下,300余家汽车产业企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小镇汽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由“零”到“整”不断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蝶变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