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江阴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2021—2023 年)》的通知
各镇(街道)经发局、应急管理局,高新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经
发局、应急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无锡市关于“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
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全市相关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应急
管理局联合制定了《江阴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
方案(2021—2023 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 3 —
江阴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
工作方案(2021—2023 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
和省《江苏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根据《无
锡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2021—2023 年)》
的部署安排,结合江阴市安全生产以及相关信息化基础,特制定
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通过深化船舶、电力、
钢铁、石油、化工、民爆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控的创新应用,
增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能力,提
升工业生产安全水平。
二、主要目标
贯彻落实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大力
提升工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
制等安全能力。到 2023 年,全市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
产”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生产感知、监测等新型能力显
著增强,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应用模式在多行业中推广应用,
协作机制、网络安全、服务体系支撑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 4 —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加速推动各类工业园区 5g 和千
兆光纤网络全覆盖,加快部署新型网络设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开
展内外网络改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创新
应用,提高设备联网比例。全市力争培育“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特色基地(园区)累计达到 2 个。
2.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云平台建设。依
托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应用系统等信息服务商,鼓励
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开展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
及平台建设。支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商针对流程型和
离散型行业,围绕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类需求场景,为重点行业企
业提供安全生产线上服务。
3.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充分发挥 3 个已落地的工
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作用,加速推动有应用需求的企业
接入已建成的二级节点。
(二)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新型服务能力
4.推进快速感知能力建设。鼓励我市工业互联网企业、安全
生产服务企业、自动化生产研发企业、物联网企业围绕人员、设
备、生产、仓储、物流、环境等方面,推广智能传感器、测量仪
器及边缘计算设备及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加强生产状态信息的实
时采集和数据分析。
— 5 —
5.推进实时监测能力建设。推进“千企上云”,加快工业设
备和 erp、mes、scm 及数字化生产管控系统上云上平台。鼓
励开发和部署安全生产数据实时分析软件、工具集和语义模型。
推动安全生产在线监测,逐步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实时监测能力。
6.推进超前预警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风险特征库、
失效数据库,开发安全生产风险模型,推进边缘云和 5g+边缘计
算能力建设,下沉计算能力,逐步实现和提升精准预测、智能预
警和超前预警水平。支持和培育一批安全生产管控场景应用的工
业 app,通过软件化产品促进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
7.推进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引导省沿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
基地和重点化工园(集中)区建设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立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案例库、应急演练情景库和应急资源库。
8.推进系统评估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评估模型和
工具集,对安全生产处置措施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全
面准确的评估试点,对安全事故的损失、原因和责任主体等进行
快速追溯和认定,为查找漏洞、解决问题提供保障,实现对企业、
区域和行业安全生产的系统评估。
(三)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创新应用推广
9.深化数字化管理应用。大力宣贯数字化管理理念,支持工
业企业、重点园区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生
产管控,促进企业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流程数字化、
可视化升级,提升企业、园区安全生产数字化管控能力。
— 6 —
10.深化网络化协同应用。依托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
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探索安全生产管理、技
术、人员、装备、物资等安全生产要素网络化协同,促进重点化
工园(集中)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管控能力、安全生产应急响
应系统能力普遍提升。
11.深化装备化管控应用。面向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鼓励企
业研发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装备和应急救援装备,提
高装备远程运维服务能力和作业水平。支持行业安全管理经验知
识的软件化沉淀,培育一批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
评估解决方案和工业 app,发展安全生产的可预测、可管控行业
标杆。
(四)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发展支撑体系
12.建立协作机制。建立工业和信息化、应急管理部门工作
协作机制,加强协同会商,研究解决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
产”工作方案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宣贯、组织实施,形成工业
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协同发展良好态势。
13.强化网络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风险评估、信
息共享和通报、应急处置、数据保护等法规制度和工作机制,依
托省级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信息共享与应急服务平台、重点领域
工业信息安全监测平台,加速信息技术产品创新应用。
14.完善服务体系。根据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分类分级
评估机制,鼓励企业积极纳入省服务资源池目录,参与“工业互
— 7 —
联网+安全生产”测试咨询、评估诊断工作,提升工业互联网赋
能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发挥“企业+协会+联盟+资源池”
资源集聚和赋能作用,促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政策宣贯、
资源对接、宣传推广等。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工业互联
网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支持开发技术和解决方案。应急管理部
门负责创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加强对企业接
入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的管理,建立与行政许可换证挂
钩等激励约束机制。双方共同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
作推进机制,定期通报成果,明确时间进度,强化督促检查。工
业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
同规划、同部署、同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项
目的支持,强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提升精准扶持力度。鼓励各
板块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
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
(三)加强应用推广。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
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的融合
创新与推广应用。支持和指导各地探索安全生产管理新方式,推
动现场检查向线上线下相结合检查转变、一次性检查向持续监测
转变,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 8 —
(四)加强应急演练。推动企业建立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
加强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基于工业互联网
实现要素资源的网络化协同和专业化调配,增强企业应急处置支
撑能力。建设应急演练虚拟仿真环境,开展日常培训、线上应急
演练和实战演练,特别是“双盲”演练,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引
导省沿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利用重大危险源三维建模培训
系统,结合 vr,手机客户端等进行日常的虚拟应急演练。配合
沙盘模型等装置进行推演,利用实训模拟装置开展实战化演练。
开展无脚本实战演练,定期复盘,全面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五)建设人才队伍。围绕政策规划、前沿技术、新型产品、
发展经验、应用模式等方面,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政
策和应用的宣贯,为工业企业发展导入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协
同发展新理念,增强协同发展思维,培育一批专业型、复合型人
才,引领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
江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 2022年4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