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您好,欢迎来到环球机电网!

【陕西日报】报道西安交大化工学院科研团队 “科学家”+“工程师”协力攻关应用难题

2024-02-18    阅读:992

成果转化——“科学家”和“工程师”携手

2月15日,正月初六,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吴震带领团队忙碌在设备加工一线。今年上半年,团队和陕西润中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国内首台高密度氢纯化与储氢装置将启动中试示范。

“没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携手,我们的设备不可能这么快实现从实验室样机到能源领域‘首台套’装备的飞跃!”创业两年多,吴震对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是“两链”融合的一大堵点。为了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陕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等领域,跨学科部署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我们这个团队由擅长技术攻关的‘科学家’和熟悉生产的‘工程师’组成。‘科学家’主要是我们西安交大化工学院科研人员,‘工程师’都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吴震介绍,“我们在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和资金的支持下,在产业一线协力攻关,解决高密度氢纯化与储氢装置走向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由省科技厅常年受理、快速办理,对急需紧缺队伍试行“一事一议”;纳入省科技计划系列,每一支队伍给予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经费实行“包干制”管理,由“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自主使用。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00支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围绕陕西24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知识产权授权2605项,363项科技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或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报道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资讯 更多 >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