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贸促会2023年度原产地证成绩单出炉。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共计办理商事证明书1760份、签发原产地证21728份,签证金额423927.75万美元,原产地签证数量和签证金额同比分别增长约7.42%和35.93%,原产地签证数量和签证金额连续4年保持增长态势,凸显徐州市经济发展韧性足、潜力大,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原产地证书素有出口货物“纸黄金”之称,出口企业凭原产地证书可享进口国或地区关税降税优惠,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从徐州市一般原产地证出口商品类型来看,机械、设备、车辆、轮胎制造类签证量居于首位,企业数达141家,签证量为9459份;胶合板、家具等木材加工类,日用、五金、医疗、食品加工类签证量分别居二、三位;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科技类去年签证量为1922份,居第四位。
纵观去年会员企业出口产品增长趋势,工程机械、精品钢材与高新技术产品一直保持正增长,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走俏海外,木材、玻璃加工类产品、纺织生产类产品广受海外市场欢迎。出口国别上,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印度、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是会员企业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徐州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分析,原产地签证数量和签证金额持续增长的原因在于,徐州市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相关规范措施持续出台,让制度性交易成本逐渐降低;同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加强顶层制度创新引领,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财税扶持力度,增强了企业的信心底气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