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您好,欢迎来到环球机电网!

这十年,让世界看见有力量的中国智造

2022-10-13    阅读:52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又迈上大台阶。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18%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我们的中国制造业同样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2012年到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智能制造作为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多个维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发展经验。

平衡对外贸易逆差,掌握关键性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和提升制造能力,一直是政府协助业者的重要工作之一。以mim技术为例,mim技术是新型制造业中最为活跃的前沿技术领域,代表着粉末冶金技术发展的主方向。近年来,我国mim技术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受制于技术工艺的特性,在部分领域仍无法规模化应用mim技术,如超小、超大型mim产品及多种材料结合的mim产品等领域,仍存在较大技术发展空间。深圳企业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3021 ,简称:兆威机电)以《小模数粉未冶金齿轮(mim/pm)高质高效大规模制造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打破了这一个格局。

所谓小模数是指模数小于2mm的齿轮,一般称为小模数齿轮。在高端精密的装备领域,对于小模数齿轮的应该十分广泛。小模数齿轮的加工方法,其基本原理与大、中模数齿轮的加工原理相同,高精度小模数齿轮的加工制造水平也是装备制造业水准的一个体现。而mim被誉为“国际最热门的金属零部件成形技术”之一,已成为国际粉末冶金领域发展迅速、最有前途的一种新型近净成形技术。全球mim市场稳步增长,行业发展潜力较大。根据立鼎产业研究中心预计,2026年国内mim市场规模将达到141.4亿元。随着5g智能手机、多摄像头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等智能手机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智能手表、tws耳机等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消费电子设备内部结构不断朝着精密化、小型化的趋势发展,而mim工艺在制造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外观精美的精密结构零部件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mim行业的总体市场空间仍有望保持着一定的增长。mim的应用领域广泛,在全球范围内,mim工艺已广泛应用于除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以外的汽车、电子产品、医疗器械、消费品等诸多领域。然而,世界各地mim应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mim工艺在亚洲市场主要用于电子产品行业,在北美市场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等领域,在欧洲则更加偏重于汽车与消费品行业。mim厂家目前全球有数百家,亚洲作为全球mim的重要集结地区和主要产品产地,聚集了全球大部分mim厂商,其中,大多数厂商年营收规模在2亿元人民币以下,客户数量较少或主要服务中低端品牌,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年营收规模在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mim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全球仅有极少数。但随着mim技术逐步为市场所认可,近年来,mim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出现了较大变化,消费电子行业内下游大型组装厂、部分上市公司纷纷对上下游行业进行垂直化整合,并加入了mim产业的竞争行列,使得规模化竞争主体进一步增加。

两会期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2021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定位相比方向更加明晰。早在 2015年,我国就提出《中国制造 2025》国家行动纲领,划定了相关领域国产替代的路线和时间表。在经历了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断裂之后,制造升级和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从中央到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也列入了多个产业升级的发力方向,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内部结构也发生着重要变化。

兆威机电的获奖项目以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和粉末冶金压制成形(pm)技术为突破口,创建了小模数齿轮模具设计制造体系,攻克了小模数齿轮的精度、性能、工艺稳定性等难题,突破了小模数齿轮精密测试技术,实现了小模数mim和pm齿轮高质高效大规模制造,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居、3c电子、机器人、工业设备、医疗、通讯等领域。mim微小齿轮巨量生产和小模数齿轮模具制造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需后序热处理和精加工的小模数pm齿轮精密制造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微小齿轮是微小传动系统的核心零件,其高质高效大规模生产是世界性难题,已被发达国家列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小模数齿轮“中国制造”的高端化,促进了我国微小传动零件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有助于加快齿轮零部件国产替代。

我国齿轮产业在2015年至2020年间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呈现逐年稳定增长的趋势。2020年虽然期间全世界受疫情影响,但我国的齿轮制造仍然实现了7.7%的增长。2020年的产值高达3000亿元,稳居世界齿轮产量第一,是通用零部件的最大市场。2020年国内齿轮产品进出口总额为300.51亿元,其中进口额为116.53亿元,出口额183.99亿元,贸易顺差为67.46亿元。整体来看,国内齿轮制造产业进出口总额规模逐年增长,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减速机国产化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2025 年国内减速机市场空间预计超过 100 亿。受制造业升级和疫情催化影响,新能源汽车、3c 电子等领域“机器换人”需求持续释放,减速电机零部件需求量大增,并逐步向医疗、光伏、金属制品、仓储物流、家电等应用领域渗透,市场潜在增量空间可观,“小齿轮”可推动制造业“大进步”。

中国制造的这十年是奋进的十年。作为中国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兆威机电,这十年不仅是中国工业制造的推动者,也是工业发展道路上的“铺路石”。未来继续以瞄准新兴产品的微型化、轻量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建立专业的电控研发团队和平台,面向产品应用提供软、硬件集成的整套智驱解决方案,实现向智能驱动的转型升级,体现智能时代的中国力量,全力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资讯 更多 >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