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壁损伤是常见的消化道问题,世界上约有12%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如果不及时治疗,胃壁上的开放性伤口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有时则需要手术。
现在,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微型机器人结合“原位体内生物打印”的新概念旨在体内进行组织修复,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期刊Biofabrication上,这朝着治疗胃壁损伤的新方法再进一步,也为生物打印领域建立了概念验证。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微型机器人,它能通过内窥镜进入人体,在体内进行组织修复。该微型机器人是一种由固定基座,移动平台和三条相同运动链组成的三角机器人。为了尽可能微创,它可以在进入患者身体时向下折叠,然后在开始生物打印操作之前展开。
研究人员表示,可以在微型机器人手臂引导一个管,挤出两种类型的水凝胶生物墨水,其中一种含有人胃上皮细胞,另一种含有人胃平滑肌细胞。它们沉积在两个独立的层中,以形成覆盖伤口的支架。
随后,研究人员用两种方式测试了这个系统。首先,用人胃和内窥镜的生物模型来模拟该过程的插入和打印操作元件。其次,研究人员在细胞培养皿中进行了生物打印测试,以测试该装置在生物打印活细胞和修复伤口方面的有效性。
两项测试都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10天的细胞培养表明,印刷的细胞保持高活力和稳定的增殖,这也表明印刷的组织支架中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
虽然这只是微型机器人原位修复胃壁损伤的第一步,但这项研究证实了这一概念治疗胃壁损伤的可行性,当然,研究人员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实现它,,比如进一步小型化机器人的印刷平台,完善生物油墨,但最后的应用已经可期。